普京被打了“措手不及”,专机回国后,俄罗斯总统收到的第一个坏消息,就是前线俄军吃了败仗

Connor 欧意交易所官网 2025-08-19 3 0

01

普京的专机刚落地,一个坏消息就追了过来——俄乌前线的兄弟们,栽了。

这事儿说起来有点讽刺。美俄阿拉斯加峰会前,俄军在顿涅茨克的波克罗夫斯克(俄称红军城)东北方向,搞了场近乎玩命的突击。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想在峰会前拿个“军事胜利”当贺礼,给克里姆林宫撑撑场面。

普京被打了“措手不及”,专机回国后,俄罗斯总统收到的第一个坏消息,就是前线俄军吃了败仗

派出去的还是精锐——第132摩托化步兵旅这些部队,主打一个轻装步兵徒步穿插,硬生生往乌军防线里扎了18公里。听着挺猛?实际看全是破绽。脱离了炮兵常规支援范围,后勤补给线更是影子都没见着,就靠无人机扔点零星物资、打几发冷枪。为了跑快点,士兵们连干粮都没带够。

进攻路线也憋屈,就几条田间机耕道,装甲车辆想上来帮忙都费劲。这种“纯靠腿、赌无人机”的打法,简直是把脆弱俩字写在脸上——一旦补给断了,部队撑不了多久就得垮。说白了,这就是场豪赌,赌乌军反应慢,能撕开个补不上的口子。

02

可惜,乌军没给这个机会。

指挥部反应快得很,直接调集重兵反打。三天激战下来,乌军把俄军伸进来的那截细长突出部给啃掉了。战果亮眼得有点扎心:俄军大概损失了六百来人,其中四百多当场没了,还有几十个成了俘虏,多半是132摩步旅和“顿涅茨克人民军”的弟兄。现在剩下的百十来号俄军,被乌军困在一个小村庄里,被收拾也就是早晚的事。

这场仗最让人意外的,是乌军那些“藏着掖着”的主力突然冒了出来。第12亚速旅、第82空突旅、第92独立突击旅,还有号称“乌军第一劲旅”的第93“霍洛德尼亚尔”旅,这些之前被开源情报标在苏梅、哈尔科夫休整的精锐,居然一股脑全出现在波克罗夫斯克北侧,直接下场打架。

普京被打了“措手不及”,专机回国后,俄罗斯总统收到的第一个坏消息,就是前线俄军吃了败仗

展开全文

这一下,外界对乌军兵力部署的认知全被推翻了。这哪是没兵了?分明是手里攥着强大的战略预备队,还能把主力藏得严严实实,关键时刻给你来下狠的。这种战略欺骗和机动能力,真不是盖的。

03

俄军这场败仗,背后的心思其实不难猜。

一方面是想抄2022年伊久姆战役里乌军的作业,用轻步兵小分队找防线缝隙。但这次玩得太大,纵深太深,明显是想搞个战役级突破,好到谈判桌上多要些筹码。可结果呢?暴露了指挥上的僵化,还有对“人海战术”的迷信。现代战争里,没空中、炮兵、装甲部队配合,光靠步兵往前冲,跟送人头没区别。

对乌克兰来说,这仗打得不光是战术胜利,更是战略上的“亮肌肉”。快速调主力上来,等于告诉俄罗斯和全世界:我们还有家底,反击能力也够强。这一下,俄军士气肯定受打击,也能让西方盟友更愿意掏钱援助。更关键的是,波克罗夫斯克方向的进攻节奏被打乱了,俄军短期内想再组织大规模攻势,难了。

说起来,战线另一头的苏梅方向,乌军也捡了个小便宜——收复个边境村庄,把俄军逼得划船、游泳过界河跑了。据说这些俄军可能是第51伞兵团的,号称会游泳,结果还是狼狈撤退。这胜仗不大,但说明乌军的反击是多点开花,不是只盯着一个地方使劲。

普京被打了“措手不及”,专机回国后,俄罗斯总统收到的第一个坏消息,就是前线俄军吃了败仗

总的来看,俄军为了给峰会“献礼”下了血本,最后却成了“献俘”,脸都快被打肿了。乌军不光守住了防线,还靠着这次反击,证明了自己的战争潜力和战术主动权。手里多了这么个筹码,接下来在国际外交场上,乌克兰怕是更有底气了。

普京专机带回的这个消息,恐怕会让接下来的博弈,更有看头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