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购买贵金属、宝石超10万元需上报
央行发布新规,自8月1日起施行
现金购买贵金属、宝石超10万元需上报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乾元镇一家金店的营业员在整理黄金首饰。图据新华社客户端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通知”。《办法》明确,从业机构开展人民币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或者等值外币现金交易的,应当根据本办法规定履行反洗钱义务。客户单笔或者日累计金额人民币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或者等值外币现金交易的,从业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在交易发生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提交大额交易报告。
《办法》自2025年8月1日起施行。
机构应开展客户尽职调查
贵金属交易存在交易金额大、现金交易比例高等特点,国际社会普遍将其视为洗钱和恐怖融资高风险领域。《办法》旨在通过建立系统化监管框架,防范贵金属与宝石交易领域的洗钱及恐怖融资风险。
《办法》明确,贵金属是指黄金、白银、铂金等及其铸币、标准条锭、制品、中间产品和精炼后的原材料等;宝石是指钻石、玉石等天然宝石的各类原材料及首饰、制品实物形态。
《办法》规定,从业机构应当根据客户洗钱风险状况在交易开始前或者交易结束前完成客户尽职调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业机构应当勤勉尽责,遵循“了解你的客户”原则,根据客户特征和交易活动的性质、洗钱风险状况,开展客户尽职调查。
这些情形包括:客户单笔或者日累计金额人民币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或者等值外币现金交易;有合理理由怀疑客户及其交易涉嫌洗钱活动;对先前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存在疑问。
操作层面,《办法》构建全流程管理体系,要求从业机构建立反洗钱内控制度,指定专人牵头、明确岗位职责,依风险与规模配备人员,确保其具备专业能力与操守;定期开展洗钱风险评估,周期最长3年,遇重大变化或推出新产品等及时评估并降险;同时,根据客户尽职调查信息开展风险分类管理,持续关注长期客户风险、交易及身份信息变化,更新补充资料,确保业务交易符合客户认知。
展开全文
交易记录需保存至少10年
此外,《办法》要求客户单笔或者日累计金额人民币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或者等值外币现金交易的,从业机构应当在大额现金交易发生起5个工作日内提交报告,发现任何可疑交易无论金额大小均需及时上报,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需保存至少10年。特别预防措施针对恐怖组织名单、联合国制裁对象等三类主体,一旦发现需立即停止服务并限制资金转移。办法还明确集团型机构需统筹反洗钱工作,境外分支机构在驻在国法律允许范围内执行本规定。
法律责任方面,对监管人员、自律组织工作人员及从业机构的违规行为设置了追责机制,情节严重者将移交司法机关。
综合央视新闻客户端、21世纪经济报道微信公众号
同步播报
国际金价上半年涨超25%
避险需求支撑下或继续走高
2025年上半年,伦敦现货黄金价格累计上涨25.7%,创下2007年下半年以来的最大半年涨幅。
在受访专家看来,近期受季末大量黄金期权合约到期等因素影响,黄金价格进入震荡区间。长期来看,今年以来地缘冲突、美元走弱、央行购金等因素在持续为黄金走势提供支撑,下半年金价或将继续处于震荡上行通道。
上半年,国际金价整体走高。分阶段来看,国际金价于4月冲高至3500美元/盎司的历史高位后,在5月进入震荡区间。
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投资顾问丁臻宇表示,上半年黄金价格主要受避险需求、央行购金潮等多重因素影响。目前金价正在3200美元/盎司至3400美元/盎司区间震荡,多空博弈加剧。
“下半年国际金价仍处于震荡上行通道。”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副总监白雪认为,2025年下半年市场避险需求仍然存在,这将为金价提供长期支撑。此外,全球央行黄金配置意愿仍较强,随着美元信用风险加剧,各国央行基于战略安全与资产配置需求,将强化黄金储备布局。
世界黄金协会6月17日发布的《2025年全球央行黄金储备调查》显示,95%的受访央行认为,未来12个月内全球央行将继续增持黄金;近43%的央行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增加自身黄金储备。
“近期美元指数走弱,若美联储在年内降息,将为黄金价格上涨提供支撑。”丁臻宇说。据证券日报